【財訊雙週刊】精誠用這3大策略進取全球 要挑戰千億市值!

【2020年6月16日,財訊雙週刊,作者/劉軒彤、林宗輝】這陣子,《財訊》雙週刊走訪了多位專家,一致認為台灣人的腦袋很適合發展軟體,但是礙於獨厚硬體的產業結構,軟體業錯失了大鳴大放的機會,形成如今幾乎只能坐守台灣,各自尋一塊領域當地頭蛇的情況。

兆元產業 未來10年很關鍵

一個產業興盛與否,股市市值騙不了人。美國知名的客戶關係管理平台服務商Salesforce,今年初市值達到5兆元;對岸的用友網絡也有5000億元,而台灣,交易所表列37家資訊服務上市櫃公司,全部加起來市值不到1200億元,龍頭廠精誠資訊也只有217億元。

「未來10年很重要,台灣軟體應該是1個兆元產業,而精誠也要邁向千億元市值,這是我的企圖心」,甫坐下來,精誠總經理林隆奮來了這麼一句。根據MIC(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預測,今年台灣資訊服務市場規模約2225億元,資訊軟體則約958億元,而精誠去年的營業額是220億元,市值217億元,距離所謂的千億元市值、兆元產業目標,看似遠,但卻非遙不可及。

精誠身為台灣最大的資訊服務集團,客戶累積3萬餘家,究竟要端出什麼樣的策略,來掌握「數據經濟新時代」所帶來的指數型成長契機?

打破框架 讓軟體定義一切

第1個策略,是打破框架,重新定位資訊服務。過去,大家對於軟體產業的定義,可能是單純軟體、資訊服務、系統整合,或是資安等等,讓外界很難看清真相,但是精誠的策略已經拋開這些框架。「軟體市場,我們重新定位為生態整合。過去打仗,就是軟硬體的系統整合,現在我們改打軟體力+數據力+演算力,因為這3個東西未來10年不會停,可是架構全變了,變成數據基礎建設,全部在多雲混合環境」。

林隆奮進一步解釋,「其實軟體本來就可以定義一切,演算法會統治世界,數據會驅動決策,軟體、數據、AI決定世界的一切,只是大家還不太相信」,他舉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為例,利用軟體改變了汽車產業、也改變了太空產業,「軟體才是靈魂,硬體只是實現工作的載具」。


▲精誠跨足資安領域相當早。圖/陳俊松攝

簡單地說,以後的數據在各種不同的雲端高來高去,數據整合也會跨界、跨領域,無論運動場域、支付場域、製程情境、電商情境、下單情境⋯,「每一個情境就是一個市場」,這也就是林隆奮所謂的生態整合,而精誠的角色,就是利用核心數據整合能力,讓客戶能在各種雲端環境優游自在。

要扮演好這個角色,沒有十八般武藝是打不起仗的。林隆奮歸結精誠的核心能力,包括5個A:AP、App、API、Appliance、Algorithm(軟體、應用程式、應用程式介面、裝置、演算法),以及4個C:也就是4種雲端情境,上雲(上雲端)、用雲(監控雲端)、管雲(資源管理)、護雲(保護資料安全)。

聽著這「5A4C」,就像個口號,感覺上其他公司也喊得出來,但林隆奮強調,在新的資訊服務競爭中,一定要把整個公司的高度拉出來,他指出,精誠有了這樣的訓練與核心能力,在跟客戶論述數位轉型與AI,或是論述全球部署架構、雲端遷移與雲端混合,一直到論述全通路行銷、如何賺虛擬經濟的錢⋯,說服力就相對的強。

清楚自己的新定位後,精誠順著走下去的第2個策略,就是跟著台商走到全世界,林隆奮心中有底,要成為千億元市值的國際級企業,精誠的海外收入至少須從目前的20%擴大到50%。

精誠亞太區電信事業部總經理唐雲順表示,台灣資訊服務業走出去有幾種方式,一個是把原有的解決方案包裝賣出去,一種則是協助台商轉移到國外。現在機會大好,因為美中貿易戰,台商供應鏈已經陸續轉移,林隆奮直言,供應鏈大遷移,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雲遷移,這項生意精誠現在做很多,「精誠的成長繫於能不能跟著台商走出去全世界」。

林隆奮進一步解釋,當台商走到國外,雲的環境除了傳遞訊息之外,還要與營運系統、管理的訊息對接起來,甚至是做到電商、快速部署與展店等等,「有個最懂它、最快時間幫它做最好的改變,就是服務最大的價值」。精誠的策略,正是協助台商在全球市場用台灣的科技服務去經營。

其實,所有核心能力的部署,除了走到海外,也是因為系統整合趨勢已經從單純的系統維護,轉到維運,好比幫客戶做資安掃描與監控,就屬於維護轉維運,這種轉變有一個關鍵點:可以收服務費。而這也是林隆奮認為,一家資訊服務公司的品質好不好,很關鍵的一點,要看經常性服務收入結構,講白一點,就是開門就有收入。

經常性收入占比 不斷提升

據了解,國際級業者這類收入至少都占5成,有些更高達8、9成之多。目前精誠的收入結構中,經常性服務收入占比約38%~42%,大約80、90億元,今年目標是占比42%。

作為產業龍頭,精誠的策略方向具有指標意義,至於成效如何,日後自有業績會說話,但是對於投資人而言,還是想知道,除了10年大計,眼下3、5年內,會不會有爆發性成長?已經連續6年發放5元現金股息的習慣,還能繼續嗎?

這關係到了精誠第3個策略:埋種子。林隆奮苦笑著說,過去精誠也曾失去一些機會,舉個小例子,曾有個25歲的中國年輕人,拿了個1套1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系統,希望賣給精誠3成股權,大約300萬元人民幣,但是出了飯店,他就忘了這件事。直到有一天,精誠的香港合資公司要標售,赫然發現對方也來競標,林隆奮到A股搜了一下,那個年輕人的公司,居然已經有1500億元的市值了。

這類的故事不少,倒也不是誰的錯,但是愈來愈多的經驗,讓精誠不會小看別人,也更敢嘗試投資新興公司,而且投資準度愈來愈高,林隆奮稱之為「埋種子」。20年前,精誠集團因為出售奇摩站給雅虎,暴賺10倍,「我認為看精誠這家公司,要看它是否每年成長,我相信有一天,精誠會找到一個引爆點,就像當年的奇摩站一樣,但你怎麼知道它什麼時間爆出來?要成為世界級公司,也要有機緣,自己準備好,緣分來了才把握得到」。

至於5元股息能否延續下去,林隆奮認為,公司有配5元的實力,要賺5元也行,端看積不積極去處分或努力做一些投資。他強調,精誠的財務體質佳,負債比34.7%,每股淨值53.7元,也有健康的資產,公司不缺錢也不發債,「重點是,我們有企圖有想法,有這種態度,才能接觸到機會」。

林隆奮說的,是精誠的策略,也是台灣軟體業應該深思的!

新聞來源: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