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精誠資訊人資長黃郁仁:匯聚五大能力,變身指數型人才

【2021年2月25日,遠見雜誌】數位轉型大浪來襲,各行各業都在敲鑼打鼓尋找資訊軟體人才,一夕爆發的產業需求,其中的內涵有多少改變?精誠資訊人資長黃郁仁從疫情拐點看未來,他認為,未來資訊人才的樣貌,將是集合程式素養、數據、AI演算法、資安、數位行銷等五大能力的指數型人才。

所有的事,所有的行業,都離不開疫情影響,未來的資訊軟體人才也是。

「疫情,其實也是契機,」精誠資訊人資長黃郁仁直率爽朗地破題開解,這一屆大學生是幸運的,因為大家開始知道什麼叫做「遠距」,開始知道有些事不一定要碰面,現在習慣不去學校也能上學,以後對於遠距工作也不需要適應了。

每個人都要擬定10年計畫

台灣資訊服務業龍頭「精誠資訊」,成立24年來,運用科技力協助企業推進與轉型。員工人數多達4000人,服務兩岸三地及全球區域三萬家企業。

人資長黃郁仁長期關注資訊軟體產業發展脈絡,並規劃集團人才策略,熟稔於組織設計、人才招聘、職涯規劃與人才領導發展等領域。

「有人說,這批新入學的大學生,是最辛苦的一群,但如果跳到20年後回頭看,他們很可能是最有成就的一代,」黃郁仁樂觀地肯定說,這批年輕學子在出社會之前,就已經理解,運用數位工具可幫助自己發揮生產力。例如,他們很擅長在網路上和一群人共同工作,甚至會主動透過網路,找到適合一起完成任務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訓練與練習。

黃郁仁從宏觀的角度,分析新世代的職涯態度,他說,人類平均每10年壽命增長1歲,現在20歲左右的年輕人,將會活到100歲。所以,有兩件事注定會改變,一是大家不會在65歲退休,因為還有長達35歲的生命歷程,這也意味著需要考量:退休金夠不夠?能不能活得健康?

第二個殘酷現實是:你的專業在職場上可以使用多久?以前的時代,大學畢業後,專業可以用上10年、20年;但21世紀後,變化太快,一個專業可能縮短到三到五年,就不夠用了。

所以,終身學習的概念與習慣,需要盡早養成,生命很長,能陪伴一輩子的只有自己,現在就要開始思考自己的10年計畫。

鎖定資訊領域,他指出,台灣理工資訊人才素質不差,邏輯清楚,數學能力甚至優於歐美國家,但為什麼台灣軟體產業,常常只能代工或代理?原因就在於,台灣教育訓練出一群很會「解題」的人,如果是空白申論題,就不知如何下手,探究起來,需要補充的就是想像力、創造力,甚至是跨領域合作思惟。

為了因應時代變化,現在,精誠資訊訓練工程師,已經不限於程式編碼,因為談規格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寫程式,現在機器寫得比你更好,」黃郁仁直言,但關於「與人接觸的感覺」,科技工具如何應用在各種場景裡,只有「人」可以掌握,所以,現代資訊工程師得換腦袋,得談更多體驗,講人話。

這時,個人生活體驗變成重要的環節,課業與專業培養仍然不可忽視,但社團經驗或國外遊學經驗也很重要,可以把個人的視野拉開。

黃郁仁表示,大家必須走出去跟人接觸,當你去探索世界,對人的事務,敏感度就會提高,「探索世界的能力」,已經是年輕人必備的能力。

從線性思考跳到次方競爭

應對未來世界,從資訊軟體發展趨勢來看,「程式素養」是必要,延伸出分辨定義問題與答案的「數據力」,奠基兩者的「AI人工智慧演算能力」,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項核心技能之外,更深一層的是,年輕學子需要具備「資訊安全概念」,不只需要有警覺,還得有具體意識與規劃思惟。更廣一層的是,習慣在生活裡使用數位工具的年輕學子,需要懂得用新時代的語言和方式,行銷自己。

黃郁仁指出,過去的時代,成長都是線性的,做一個產品賣一個產品,人才也是學一件事做一件事,但時代能量來到轉變拐點,突破界線之後,再往前走,幾乎沒有成本的跳進「次方」形態的指數成長。

人才也是如此,「未來資訊人才的樣貌,就是程式、數據、AI演算法、資安、數位行銷,五項能力集合起來的『指數型人才』,」他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