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林隆奮專訪/精誠大併購 搶賺AI財

【2019年6月3日,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台灣系統整合(SI)龍頭精誠總經理林隆奮表示,今年是產業數位轉型、人工智慧化(AI)落地大爆發的一年。由於商業模式快速改變,隨選服務的產生,企業將以數據為中心,以數據創造資產,進入「數據即通路」的時代。

AI浪潮大舉襲來,各行各業積極透過大數據、演算法進行精準行銷,或改善製程、提高效率,精誠以台灣SI龍頭的地位看產業變化,精準掌握市場動態,搶進AI浪潮帶來的龐大商機。

過去系統整合業協助企業電子化、整合異質平台,近年更因應物聯網(IT)趨勢,積極進行數據整合,目前已是人工智慧加上物聯網(AI+IOT),更多跨界軟體要進行整合。林隆奮表示,AI從演化、進化到產業化,現在已是各行各業千變萬化,研究機構預測,如果現在不參與,三年內現在的客戶會掉三成。

過去幾年精誠透過併購持續壯大規模,去年營收衝上195億元,創新高,大幅領先其他本土SI廠,並已連續五年配發5元現金股利,表現亮眼。

林隆奮指出,精誠是產業數位轉型AI化的致能者(enabler),不僅是SI廠,也是AI概念股,主要獲利來自數據、軟體及AI等三大塊,今年將持續投資AI相關公司。以下是專訪記要:

問:精誠是台灣系統整合龍頭廠,如何看產業數位轉型AI化的落地?

答:數位轉型AI化可以分三個部分來看,「數位」指電子化、無紙化;轉型是數位型式搭配網路改變商業模式,改變接觸客戶的方式;AI化則是加入演算法,透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創造更多數據資產。

載具連網 訊息才是重點

數據包括圖像、文字,甚至語音、表情等,機器學習會愈學愈快、愈學愈準,讓消費足跡、消費行為都可以計算出來,而且物聯網只是載具。例如一面連網的鏡子,可以告訴消費者今天的天氣、行程、健康資訊等,並影響消費行為,而鏡子只是載具,所傳遞的訊息才是重點,也就是數據到那裡,通路就到那裡,這就是「數據即通路」。

未來有30多億的消費人口是千禧世代、Y世代族群,這些族群在大學畢業時,正好是2007年智慧手機出現時;現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從小就接觸數位裝置。舉例來說,如果今天台北下大雨,就會發現uber eats、foodpanda大塞單,因為宅在家的年輕人更不想出門;就算出門到了商圈,決定餐廳時也是拿出手機看點評。

面對消費行為及消費模式的改變,業者若無法即時回應、改善,或是競爭者有更快的反應,就會面臨客戶愈來愈少的困境。大多數企業都感受到此波AI化的影響,過去三年經歷IT、OT、IoT等數據的整合,今年將是數位轉型AI化大爆發的一年。

消費體驗 天天都在轉換

問:精誠面對AI化浪潮,產業定位如何調整?

答:精誠的定位是「5A@4C.3U」。

5A包括軟體(AP)、應用程式(APP)、應用程式介面(API)、一體機(Appliance)、演算法( Algorithm);4C包括四個雲端(Cloud)應用,也就是上雲、用雲、管雲、護雲 ;3U則是使用者介面(UI)、使用者體驗(UE)、使用者情境(UC)。5A是個微服務的架構,也是跨界軟體的數據整合,過去新的軟體全省換版要半年,現在是全世界天天即時換版,因為消費者的體驗一直在轉換。

UI是一個介面、一個點,UE已是一條線,到了UC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面面俱到,甚至包括感受到使用者的心情。

因為AI化是運用數據進行演算,除了文字、影像,聲音、表情、走路的樣態也是數據,當攝影機照射,就可以採集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甚至綜合判斷出消費者目前的情緒,選擇該推薦的商品。

未來的服務模式也會轉變為隨選服務,許多專案是限時限量的臨時性專案,如電信業的499元方案,表格、支付等條件都跟例行的不一樣,背後的系統要快速跟上,必須進行串接。隨選的架構就是要動態不斷調整,AI化能夠在此架構下產生源源不斷的數據,甚至找到隱藏的詐騙或是不合規的部分,所以精誠必需具備「5A@4C.3U」的能力。

隨選服務夯 訂閱取代授權

問:台灣發展AI契機?

答:很多人認為發展AI要大數據,但數據不是拿來擁有,而是要使用、要分享,數據有4B,就是要買(Buy)、要建(Build)、要借(Borrow)、要串(Bridge),台灣並非沒有數據,而是缺乏平台去建構數據,或跟別人串數據。以臉書來說,原來也沒有數據,臉書的數據都是向用戶借來,用戶才是提供數據的人。

台灣的數據雖然小,但很多元,不管是電商或即時通訊軟體使用率都很高。政府在發展軟體及AI的部分時,應該多編列一些預算,多鼓勵年輕人開發創新應用。過去大家認為開發企業級的軟體要有很大的平台,要有成千上萬的軟體人才,但現在很多全世界都使用的軟體或應用程式,都出自一些小團隊,甚至一人獨立完成,企業規模與人員的多寡不再是門檻。

問:精誠營運展望?

答:數位轉型AI化的商機很大,精誠主要獲利來自三方面,包括數據、軟體及AI化。以數據來說,以前都是機器的數據,現在有社交網絡數據或是反洗錢監控等金融科技數據,可以處理的數據更多元,而且數據的生命周期也變更長。

軟體部分,過去只有AP,後來有App,現在API帶來更多營收,因為金流及資訊流的匯整,如行動支付、點數經濟等,超商代收的錢會回到銀行,因此要有串接的閘道(GATEWAY),就會用到API,同時會產生資安問題,都是新的商機。

至於AI化部分,各行各業的AI預算都持續增加,雖然絕對金額可能還不大,但結構上都處於相對成長。精誠硬體部分還是成長,主因隨選服務的增加,數據即通路等趨勢,帶動業者在硬體採購的增加。

企業現在要快速大量布署,而且是用軟體部署到全世界,商業模式也從過去的授權方式改成訂閱式,擁有權變成使用權。過去授權模式是每半年換版升級一次,未來是隨選服務,只要出現新的需求就會天天換版。

問:精誠過去透過併購帶動營收成長,未來是否還將持續進行併購?

答:精誠追求是結構性成長,而非單一專案帶動營收創高,收益結構以數據、軟體、AI為主,與其他SI廠商相較,精誠的投資還是比較大,並在通路及產品面持續加強。去年因應純網銀、行動網銀及企業網銀趨勢,因此投資鼎盛;為增加數位轉型的產品組合而投資敦新,今年將持續投資AI光學檢測、AI資安等公司。

另外,精誠去年台灣AP團隊進駐香港,除看好很多台商而提供服務,香港還是很好的金融財務設置點,另外也希望與策略夥伴合作,以香港做為窗口,進軍東南亞市場。

不管是大遷移、大灣區,都會帶來新的商機,因為不是只有傳統製造業,或是具備廣大供應鏈的公司要進行全球布署,很多電商或線上賭博公司等的數據量也很大,也會用到AI,例如澳門許多賭場內的攝影機,可以搜集賭客的表情進行分析,這些都是新的商機,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也值得關注。

打造舞台 培育3i人才

精誠總經理林隆奮有感於軟體人才培育的重要,除展開「YTP少年圖靈計畫」,今年起更規劃「iMA人才培育計畫」,希望培養出世界級的軟體人才。他希望盡量創造好的環境,協助更多人才發揮熱情。

林隆奮回想當年在IBM任職時,有機會前往新加坡受訓,與來自各國的員工與講師交流;進入精誠後也有很好的磨練,一個人到海外單打獨鬥,這樣的經驗相當難得,他也將此感念之心回饋到人才培育上,包括YTP及iMA計畫。

在業界拚鬥多年,林隆奮有感而發說:「現在的我比較心甘情願。」當心甘情願時,付出的能量與熱情也不一樣,不僅更有使命感,追求的也不僅是數據層面,而是一種利他心態,看到別人有舞台及戰場,自己的成就感更大。

「iMA人才培育計畫」以培養「3i」跨界人才為主軸,包括具國際(international) 視野的勇氣、行業(industry) 應用的創新、人工智慧(intelligence) 的智能。精誠提供年輕人挑戰國際舞台與歷練的機會,培養高潛力的年輕國際軟體行銷人才。規劃透過各地區輪調機會,瞭解當地市場、拜訪海外客戶,培養國際視野與業務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