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時報】智慧戰情室擔任決策大腦 助製造業快速應變隨選生產

528999-1-5m0jc

精誠資訊與SAP為企業打造智慧戰情室

【2018年 4月12 日,電子時報 廖家宜】數據無疑是未來驅動製造業智慧化的關鍵,但其實在過去幾年間,製造業已經能充分掌握與利用數據,例如智慧戰情室的興起,正是大型製造業者透過分析數據,用來洞察市場先機,協助決策更加精準。

而智慧戰情室的運用也隨著產業需求的便化,衍生出更彈性多元化的發展。尤其因應未來工業4.0當中被視為競爭關鍵的「隨選生產」(Production on Demand)製造模式,能夠即時掌握生產狀態的戰情室無疑是推動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決策的大腦:智慧戰情室

智慧戰情室的用意,主要是一種數據可視化的進階發展,但其真正的用意不僅止於數據的呈現,最大的效益則是可將數據分析的結果做為決策時的參考依據。透過智慧戰情室偌大的電子看板,企業可以快速檢閱包含營運績效、銷售目標、市場分析,乃至製造部門、業務部門等各單位的具體表現等。

舉例來說,研華將昆山與林口的工廠打造成工業4.0智慧園區,其所打造的雲端智慧戰情室,便可即時呈現各工廠的環境監控、生產狀態,機台保養、異常警報等資訊,方便廠務人員或高級主管對於生產動態的掌握。透過智慧戰情室將多種異質平台的數據整合在一起,這使得企業在行決策時,便能更加精準掌握公司整體的營運概況。

類似這樣的報告彙整,若是在過去,通常是以簡報且離線的方式呈現,這可能會是一份高達數百頁複雜的投影片,而一來徒增額外的時間彙整與製作,二來也難以掌握「最新」訊息,更別說要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而因應數位化的時代來臨,精誠資訊數位核心事業部資深協理詹伊正觀察,未來每個企業勢必將投身數據發展,成為一間數據公司,因而企業能否確實掌握好數據則為產業發展、轉型過程中的關鍵,此核心能力越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當然越好。

不過,數據在精不在多,並非企業掌握越多數據,代表所佔優勢越多。藉由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確能因此蒐集到很多資料,但仍需注意的是,這些資料是否對決策具有效益,包括數據的呈現方式、哪些數據可以真正解決企業的痛點等,換個說法,應該試問企業真的夠了解這些數據嗎?

精誠資訊數位核心應用業務部協理黃英士則表示,智慧戰情室並非單一型態的呈現方式,是依據不同的情境會衍生不同的需求,像是中小企業的產線製程相對簡單,如排程自動化這樣大的框架套在身上其實並不需要。他認為,「這就好像硬要把一個瘦小的人塞進一件Over Size的衣服裡」,其道理雷同。

而現階段智慧戰情室的發展,逐漸從過去結構化的資料分析進一步發展為,讓製造業能更加精準的掌握生產動態,讓過去非結構化的資料如感測器、零件、製程、設備數據等具體化,並針對製造過程中的痛點對症下藥。

像是對製造現場來說,稼動率通常是其較為關心的議題,因此對於這類型的企業,建置智慧戰情室的目的在於強調設備稼動率的可視化與分析。不過,根據業者觀察,過去產業在想辦法提升產能時,容易將稼動率直接視為影響產能的因素,因而執著於稼動率表現,但事實上,必須先克服產線上的瓶頸站點,方能充分發揮設備的最大效能。

克服瓶頸站點、迎向隨選生產

一個製程中生產節拍最慢的瓶頸站點,不僅限制了生產速度,而且也會連帶影響其它環節生產能力的發揮。詹伊正指出,在產線上有些製程複雜,容易出現堆積、庫存的現象而形成瓶頸站點,進而降低產能整體表現,這並非單單是稼動率的問題,企業若未能克服瓶頸站點,然即便設備稼動率表現在水準之上,依然未能解決核心問題。

智慧戰情室在此環節發揮的效益便是將生產流程可視化,整合包括機器個別產能、生產排程、生產進度等資訊,透過數據分析協助工廠端對於瓶頸站點的掌控,並依此調整其他設備稼動分配,以便適時填補產線上的空缺,避免非瓶頸站點落於閒置狀態。落實產線分配,亦能促使生產動能發揮最大效率。

除了克服瓶頸站點的問題,智慧戰情室所帶來的效益另外一部分則是在於協助製造業者能更精確掌握生產節拍。異質平台的數據整合,讓過去分別隸屬於IT與OT端的訂單與產能資訊,能夠打破資料孤島的現象,同步被即時掌控。

這對於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將會產生很大的助益。詹伊正接著指出,隨選生產是工業4.0時代中很重要的競爭模式,也就是讓產線可即時制定生產計畫,讓產線在彈性的安排下,符合少量多樣的製造模式。

舉例來說,汽車製造商為大陸型國家市場接單大量生產,為其制定多條產線的生產計畫,但若此時某個佔比較小的市場中有一客戶同時有部分產線的需求,面對大訂單與小訂單的抉擇,通常製造業者會選擇放棄後者。

小訂單雖產量少,但卻會積少成多,且這種情況在未來少量多樣的製造模式下只會更加頻繁,製造業者過去或許可選擇視而不見,但倘若未來仍持續沿用舊有生產模式,恐怕只會讓業者在多變的市場需求下逐漸失去競爭力。

然當產線智能化,生產流程可被掌控,製造業者因此可更容易迅速掌握產線空檔,並利用此進行少量多樣的生產,以達到產線的最佳化配置,同時也避免整條產線因瓶頸站點而降低產能。

未來智慧製造的趨勢係以市場需求為核心,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製造業者需要有接急單、短單及高客製化訂單的能力,這些也都與隨選生產的製造模式有著密切關係,因而具備快速應變與交貨能力的廠商,也能更快掌握市場商機。

新聞來源:電子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