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經濟時代,ERP系統已是驅動企業成長的核心引擎。本案例分享一家大型運輸業如何透過雲地混合虛擬化技術,成功打造具備高可用性、高擴展性與完善災難復原機制的混合雲ERP系統,為企業下一階段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客戶背景與需求
客戶是台灣運輸產業的隱形冠軍,規模超過千部車輛,營運據點遍布全台,ERP系統支援超過2,000名使用者。隨著業務持續擴張和市場競爭加劇,原有ERP系統已逐漸顯露架構老舊、效能不足等問題。客戶決定啟動全新ERP系統開發專案,將雲地混合架構列為核心策略,打造能夠長期支撐企業成長的數位基礎建設。
面臨的挑戰:
- 系統老舊,無法支撐企業發展
原有ERP系統回應速度緩慢,無法支援現代化使用者介面和行動應用,與新興技術整合困難,維護成本不斷攀升。
- 擴展性嚴重不足
系統採用傳統垂直擴展模式,無法快速因應業務量激增需求,跨區域營運據點擴張時部署週期長且複雜,資源利用率低落。
- 完全缺乏災難復原機制
沒有任何災難復原規劃,缺乏異地備援機制,單點故障風險極高,業務連續性無法保證。
- 開發與正式環境管理混亂
開發、測試、正式環境未能有效隔離,環境建置採用土法煉鋼的人工作業,缺乏版本控制和變更管理機制,IT團隊耗費大量時間處理環境管理問題。
解決方案
精誠團隊為客戶量身打造基於虛擬化技術,結合混合雲ERP解決方案,以公有雲作為正式環境(Production),地端作為開發測試環境(DevOps),透過虛擬化平台實現雲地整合。
- 新ERP系統開發,打造現代化應用架構
採用最新開發框架和微服務架構設計,建立完善的API體系,提供響應式使用者介面,從架構設計之初就考慮雲原生特性,確保系統具備長期技術生命週期。
- 虛擬化雲地混合核心平台,實現雲地一致性管理
採用虛擬化雲地混合作為核心平台,地端與雲端使用相同的虛擬化技術棧,透過統一管理平台,利用網路虛擬化實現雲地網路整合,同時可無縫使用公有原生雲服務。
- 混合雲架構設計,實現最佳資源配置
在公有雲端正式環境:部署正式ERP系統,利用公有雲在全球基礎設施提供高可用性,彈性擴展因應業務高峰,按需付費優化成本。地端開發測試環境:建置完整的開發、測試、預生產環境,支援CI/CD流程,提供穩定獨立的實驗環境,保護敏感開發資料。
- 虛擬機跨雲遷移,實現工作負載靈活調度
運用虛擬化虛擬機遷移技術實現零停機遷移,根據需求動態調整工作負載分布,優化成本並定期進行災難復原演練。
- DevOps環境標準化,提升開發效率
利用虛擬化自動部署與統一平台管理實現環境快速建置,開發、測試、預生產、正式環境嚴格分離,整合自動化建置和部署管道。
- 統一監控與管理,提升運維效率
透過單一平台管理提供雲地環境統一監控,並做到集中化日誌管理,建立智慧告警機制主動偵測異常,基於歷史數據進行容量規劃。
創造價值
透過精誠團隊的協助,客戶成功實現ERP系統全面現代化轉型,建立起支撐未來十年企業成長的數位基礎建設。
- 業務價值提升
建立完善災難復原機制,確保業務連續性;雲端彈性擴展能力,輕鬆應對業務成長;新營運據點系統部署時間大幅縮短,現代化ERP系統成為數位轉型的堅實基礎,為未來整合IoT、AI等新技術預留空間。
- 技術價值實現
虛擬化統一平台實現雲地一致性管理,虛擬機遷移技術提供工作負載靈活調度能力,標準化DevOps環境告別土法煉鋼,自動化部署流程縮短交付週期,統一監控平台降低管理複雜度。
- 投資保護與未來擴展性
以成熟穩定的虛擬化技術體系確保長期支援,避免廠商鎖定,保持技術選擇靈活性:雲原生架構支援快速迭代,有效利用雲生態系統深度整合,讓企業能充分運用雲端創新紅利,為導入容器、微服務等新技術做好準備。
透過本專案的成功實施,客戶不僅解決當前技術挑戰,更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數位基礎。這個混合雲ERP系統將成為支撐客戶持續創新和業務擴展的核心平台,協助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